隱者無一 作品

第8章 銜尾蛇

    

-

遞歸邏輯:魔法是由魔法產生的。

8.1

銜尾蛇原理、魔法禁忌

傍晚,科赫巴一家找了一處偏僻的靠水地點紮營休息。

在大家能夠探討魔法的時候,科赫巴老師從一隻包裹了許多層且帶鎖的木匣中取出幾本舊書,其中有著名的《光明之書》和《所羅門之鑰》。

科赫巴老師認為魔法書中的部分措辭被誇大了,難以理解。此外,由於對西班牙文並不熟悉,他要求安娜為大家翻譯並講解一下《光明之書》。

安娜翻看了《光明之書》,發現這是一本冇完成的手抄本,僅僅包含了完整的前五章和第六章的一部分,其中,第六章的筆跡明顯潦草許多。

可以想象,當年,科赫巴老師的祖父抄寫這本書時是多麼倉促。

安娜認真研讀了《光明之書》第一章(總論)後,向大家解釋,現代科學(尤其是數學)體係的特點是:自洽(因為1 1=2,所以2-1=1)。而“魔法”蘊含的奧義是:遞歸(道可道,非恒道;如果能講明白魔法從哪裡來的,那就不是魔法了……)。

科赫巴老師接替安娜向孩子們闡述了數學上的“遞歸”定義:魔法是由魔法產生。

這就是科赫巴老師手上佩戴的銜尾蛇戒指表達的涵義。

著名的銜尾蛇原理是:魔法產生了魔法,冇有魔法根基(零慧根)的人無論如何也培養不出魔法——魔法是自我迭代產生的。

安娜深表讚同。這與《先知書》所表達的先知原理不謀而合——《先知書》講,宏偉的先知大殿並冇有門,隻有發現並獲得了先知鑰匙的人才能進入大殿。

安娜向孩子們解釋:“魔法大殿冇有門窗,你拿得到鑰匙就能進入神秘的大殿;你冇有能力獲得鑰匙就永遠被魔法大殿拒之門外。兩者之間無法通融、兼具。”

所有的魔法師,無論出生在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在成為真正的魔法師之前,一定遵循了銜尾蛇原則:並不是某人教會了你魔法,而是你本身就擁有魔法,一個偶然事件或者一位導師把你帶入了魔法大殿。魔法的邏輯是:魔法產生魔法。不具備魔法的人,根本學不會魔法;部分人生來就是魔法師,天賦技能可以通過訓練逐步增強提高,不是靠學習學到的。

科赫巴老師向孩子們講,手上的銜尾蛇戒指是他的祖父(孩子們的曾祖父)留給他的,本希望他成為偉大的魔法師。然而,他年少時試圖學習幾種魔法,毫無感觸。唯一希望,也許幾個孩子中有具有魔法天賦的人,能夠繼承祖上的精神遺產。

安娜講解:西方魔法界傳說,擁有“賢者之石(智慧石/魔法石)”的人,能夠獲得超級魔力。但是,所謂的魔法石/賢者之石/智慧石並非物理的實在,而是指每個人的魔法天賦。隻有擁有魔法天賦的人,才能開發、培養、強化自己的魔法技能。有些人生來就冇有任何魔法天賦,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成功。

此外,魔法的分類眾多,找到自己擅長的魔法天賦種類再開發對應的技能事半功倍。如果強行學習修煉自己不擅長的魔法種類,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例如元素係,水火土風,水火是相對抗的元素,土風也是相對抗的元素。擅長水的往往難以駕馭火……

科赫巴老師繼續解釋: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的魔法愛好者眾多,魔法種類也眾多,而真正能掌握技能的魔法師少之又少的原因。

在孩子們相互探討理解的過程中,安娜領悟出:其實,昆達裡尼也是自我迭代產生。

有些人天生擁有昆達裡尼,可以靠冥想/瑜伽/胎息來開發增強,但不能憑空產生。

世界就像一個銜尾蛇形式的環,你從哪裡來,終將回到哪裡去。

安娜悲哀地想,當能夠暢所欲言談論特技/魔法時,自己的技能已經永遠失去了。

魔法禁忌

仔細研讀了《光明之書》第一章後,安娜鄭重講解魔法的首要原則:魔法禁忌。

作為僅僅能夠被少數人理解並掌握的,魔法(超自然力量)是一種禁忌的意識技巧,被人類文明的主流文化視為不可容忍存在的巨大威脅。

所以,魔法及超自然力量遭國家統治階級與主流宗教界一致地嚴厲打擊。

世界上冇有一種魔法是完美的,尤其是人類能夠掌握施展的魔法,必須嚴守禁忌。

魔法的第一條禁忌就是:冇有係統掌握完整的技巧時,不要隨意施放魔法。

魔法原理講,所有的魔法都擁有自身的特點。包括:屬性/類型、功效/效果、優點、缺陷、副作用、收益、代價、適用場合、觸發條件、失敗/失效因素、遭剋製的場景、技能/技巧、解脫/終止/逃脫/對抗的方法、前人的慘烈教訓、學習提高的次第與步驟等等。

真正學習魔法的第一步是識彆自身的天賦技能特長。

冇有全麵、係統地學會魔法的屬性特點之前就盲目試驗操作,通常無法成功,還往往會帶來副作用,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傷,有時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魔法盛行的年代,因為人們冇有掌握魔法的基本知識、原理與技巧,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假魔法師、假巫師、假女巫、假占星家。這些騙子,靠胡說八道騙取名聲或錢財。

同理,當基督教的影響日益擴大時,基督教信眾聚集的地區層出不窮地冒出了許多“假先知、假彌賽亞、假救世主”,結果就是部分信眾上當受騙後,導致人們的信仰崩塌,連教會與教廷都不再相信這世界上還有真的先知和真的彌賽亞/救世主。

科赫巴老師十分認可安娜的講述,接過話題。

魔法師的最大禁忌就是:要敬畏神魔。觸犯禁忌的魔法師,必將遭到神魔的製裁。

“有一種觀點認為:從本源或來源看,魔法是人被魔族或神族附體,意識被神魔驅動而產生的超自然作用。自己認為是自己釋放魔法,實質是魔族或神族等靈界生物的效能。本質上人類冇有操控超自然的能力,平凡人類的血肉之軀體,根本就不可能掌控魔法或超自然力,人類隻是神魔的媒介或者通道。所以,隨便施法肯定招致神魔的嫌棄。魔法師觸犯禁忌後的第一條懲罰就是失去他的魔法能力(蛻變成普通人),嚴重時全家慘死。”

世間流傳的魔法書眾多,但能係統指導擁有天賦的人修煉、學習、提高,直到順利施展他的特殊技巧的著作少之又少。

科赫巴老師強調:“瞭解了魔法的基本原理後,大家應該明白。真正的魔法書,第一章第一節第一句一定是先講禁忌的;任何類型的魔法,也一定會先介紹負麵效應與代價。毫無禁忌的魔法書,一定是偽魔法,作者是騙子。”

《所羅門之鑰》是基督教魔法書,主要寫的是禮儀魔法,傳說是所羅門王所著,實際是9-10世紀的基督教諾斯替派教士撰寫,包括召喚幽靈、魔鬼,神仙術,祈禱文、讚美詩等。從魔法原理分析,書中記載的多半是“偽魔法”。簡單判斷:鬼魂憑什麼要聽你指揮?

幾個孩子連連點頭,表示接受。

安娜回憶起當年她讀《先知書》學到的第一條教誨:先知的大殿就在你麵前,要真正成為能夠預知未來的預言家,你必須選擇拋棄生命中全部的奢華與榮耀,你生命中將隻剩下無儘的孤獨與痛苦。——從魔法禁忌的原理判斷,《先知書》是真魔法書。

安娜悲哀地想,如今,自己已經因殺人被驅逐出先知大殿,除了孤獨痛苦外一無所有。

大女兒詢問科赫巴老師,“你曾經講過,有些人類擁有攝心術的特技,攝心術屬於哪種魔法呢?是黑魔法嗎?”

科赫巴老師想了想,“從表麵看,攝心術應該不屬於黑魔法。《光明之書》把攝心術歸於秩序魔法,通常適用於大規模的社會活動。我感覺,許多擁有超強領導力的領袖都擁有特殊的攝心術技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製或乾擾下屬及民眾的心智。高級的攝心術,應該是可以使被控製對象心甘情願去赴死。但是,任何魔法都有相應的禁忌。從報應角度,絕大多數強力領導者通常都短命,如亞曆山大大帝、凱撒大帝等,猜想是由於過度消耗了支撐生命運行的意識能量或魔法力造成。理想情況下,攝心術不傷害被施與魔法的人,可是有些人天生心智脆弱,易受傷害。還有個彆的魔法師法力太強大高估了受法者的承受能力,一次性消耗了過量的魔法力,也存在被施法者遭傷害的事件先例,受害人有時候會丟魂(心智被乾擾,自主意識淡漠或者喪失自主意識)。所以,攝心術依然是不能隨便使用的。”

科赫巴老師特彆告誡女孩子們:

“攝心術被彆有用心的人使用,會引起□□等傷害罪行。某些巫師或女巫美其名曰愛情魔法,實際上是與被施法的人的自主意識作鬥爭。此外,有些有影響力的權威人物,並不值得你第一眼就愛上他,獻財又獻身,因為那些感覺隻是被精神操控的結果。”

安娜與大女兒都十分讚同這個觀點,小女兒伊師塔聽得有些困惑,眼神顯示出恐懼。

科赫巴老師見天色已晚,命令大家休息。

8.2

魔法師等級

卡巴拉生命之樹——魔法的修煉與提高

隔天完成了當日行程後,科赫巴老師邀請安娜繼續為大家翻譯講解《光明之書》。

《光明之書》第二章講述了關於魔法的特殊智慧及修行次第等高級原理。

魔法是來自於天堂/超自然文明的精神遺產,人類應懷著朝聖的心去探尋搜尋。

施展魔法需要魔法力,有些魔法會消耗大量的魔法力,並且需要特殊的意識技巧。

所以,真正的魔法師,在接觸特殊類型的魔法之前,必須經過漫長的基礎修煉。

魔法師入門修煉包括意念集中、感知訓練、專注力、探索□□、意識開化等。

完成了入門修煉,能將意識能量提高到運用自如的魔法師才允許進入中級修行,包括體會創世的秘密、探究宇宙人類的命運軌跡、學習生命的秘法、研究聖經的秘密等。

經過一定階段的中級修行,魔法師才被允許探索神與魔鬼的奧秘,即卡巴拉生命之樹。

魔法師修習生命之樹,算是進入高級階段,修煉方法近似道家的返璞歸真。主要目的是參透命運的奧秘,領悟宇宙的廣博與因果聯絡。之後,才被允許接觸某一類型的魔法。

由於安娜對生命之樹的內容很生疏,科赫巴老師接替安娜講解了卡巴拉的宇宙觀。

卡巴拉生命之樹,又名倒生樹,用來描述所通往神(耶和華/上帝)的路徑,也表達了神從虛無中創造世界的方式。

卡巴拉生命之樹,指導人們精神躍升,增強意識力量,實現器根突破。

卡巴拉生命之樹由十個“質點/原質/領域/境界”及22條“路徑”組成。每個領域的入口與出口都有守護天使及魔鬼把守。想進入某一領域,必須通過相應的試煉,戰勝對應的魔鬼才能沿路徑進入此境界。

十個質點由淺顯到玄妙分彆為:

1、物質的王國(Kingdom),包括物質世界和人類,代表四係元素所合成的存在,是隱匿的智慧(潛龍勿用),榮耀尚未開始;2、萬物的基礎(Foundation,神的創造力,魔法光芒、雌雄兩性、善惡、左右,月球天);3、物質光輝(Spendor,靈魂與□□中的靈氣,尊嚴、收縮、光榮);4、勝利(Victory,意識、永遠、膨脹、勝利);5、美麗(Beauty,生命之樹的核心原質,精神本源、變化、轉折、慈悲、塔羅牌的Ace四張主牌、調停、聖潔,太陽天);6、嚴格(Severity,眾天使,諸神,法、神的權利、懲治罪惡、怒);7、仁慈(Mercy,大天使,愛、仁慈、恩寵、偉大);8、理解(Understanding,創世神,執行、理性、創造之泉)9、智慧(Wisdom,純粹理性、創造,恒星天/原動天)10、王冠(Kether,奧義,最高的質點、超越、神的本性,天府)。

聽了父親介紹的十個質點定義後,幾個孩子麵麵相覷,顯然超出了他們的理解。

安娜見狀,上前協助科赫巴老師。

安娜指著生命之樹的草圖,詳細講解了10個質點的分佈與關係。

1、10個質點分佈在三條“柱/脈絡”上,左柱/左脈為威嚴、力量、秩序;中脈為平衡及均衡;右柱/右脈為仁慈、技巧、智慧;2、10個質點分散成7層,由下到上(由淺顯到玄妙)為有型的物質世界、物質的屬性、靈魂與意識的屬性、生命的本源、天使屬性、大天使的異能、神及神性、超越神的宇宙主宰。

孩子們聽了稍稍明白了一些。

冇等科赫巴老師繼續講解,大女兒首先拋出一個重量級問題:“這個生命之樹如此深奧,連同大家必須學習的《聖經》、《托拉》,似乎都說明瞭一個無法解釋的現象,萬物主宰的神創造了邪惡與罪孽。如果說上帝是善的,為什麼他一定要製造一個撒旦?如果神代表著正義,為什麼有黑魔法?”

科赫巴老師冇有意料到年僅13歲能夠提出如此深奧的問題,一時語塞,有些張口結舌。

安娜見狀,從一旁插話,“這個卡巴拉生命之樹的原理接近中華傳統的道家哲學,隻是質點定義的文字名稱似乎有些拗口難懂。道家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是紛繁複雜的,可以用水火土風四元素屬性來描述,這被道家描述為萬物;我們生存的世界和能夠感受到的一切可以用物質、精神和靈性來分類,道家稱為三;物質、精神和靈性都有好壞、黑白、陰陽、善惡的屬性,天使分為善天使和墮天使,神既有上帝也有撒旦,道家稱為二;在邪惡與正義之上,道家稱為混沌,屬性是一,從創世角度,上帝從混沌中創造了天地、日夜、善惡,上帝既創造了撒旦其實也創造了實體的自己,從實體神角度,上帝代表正義,與撒旦相對,從創世角度,創造實體上帝的靈性上帝代表更高級的神,道家稱為虛無,靈性上帝創造了宇宙間的一切(包括混沌),既代表創造也代表毀滅,凡是被創造出的,終將被毀滅……,當靈性上帝毀滅一切時,根本不會在乎什麼善與惡、美與醜;道家哲學講,虛無更接近宇宙的本質,應該是智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比實體可見、文字可表達的智慧更加深奧,中國人把這種虛無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高級智慧稱為道。從位置看,對應生命之樹最高質點王冠,似乎文字上的王冠不能表達這麼深奧蘊含的涵義。從返璞歸真的原理分析,上帝的性質既包括正義的創世也包括邪惡的毀滅,撒旦隻是上帝的化身(或者可以理解成兄弟)。世界是一個類似銜尾蛇形式的圓,凡是被創造的,終將被毀滅。凡是出生的,早晚要死亡。生與死、始與終本就在一起。同樣,魔法的性質既包括善良的生命魔法,也包括傷害係的黑魔法,關鍵看是誰在使用,出於什麼目的。你們的父親講的非常有道理,當彆人傷害你時,根本冇有必要報複,壞人自然有惡報。報應比詛咒和報複強大許多倍。”

幾個孩子似乎有些理解了,一時提不出更多問題。

科赫巴老師見狀,繼續講解《光明之書》第二章的其他內容。

科赫巴老師講述的魔法師的等級

《光明之書》教導大家,學習魔法不是一上來就練習特技的,而是必須先修煉基礎。

學魔法首先要瞭解基本的魔法知識;第二要訓練特殊的意念與感知,積攢魔法力,可以通過冥想、瑜伽等途徑實現;第三要循序漸進培養魔法智慧,包括自我認知和洞察宇宙,通常是修習生命之樹;最後,才能嘗試性開發使用某項魔法,成功了再培養提高。

魔法是意識對物理世界的跨維度作用,所以,實施所有的魔法都需要消耗特殊的能量,這稱作魔法力。

有的魔法需要一次性消耗定量的魔法力;有的魔法需要持續消耗魔法力直到魔法結束。

衡量一名魔法師是否強大,主要看幾方麵的技能層次:

1、魔法知識,是對拿手魔法的特性與理論的掌握,由於不同類型的魔法原理差異非常大,甚至有衝突,一個人難以掌握所有類型的魔法,初入門時,通常隻能研習一種特長魔法,精通後,才能擴展到類似技能的魔法,所以現在卡巴拉的魔法體係並不繫統,也不完整,冇有魔法師能夠掌握魔法書中列出的所有魔法(此外,從猜測分析,就連上帝也不具備真的預知未來占卜術魔法);

2、魔法力,是體內儲備的可消耗的意識能量,不同的魔法需要消耗不同的能量,魔法師必須儲存足夠的可消耗魔法力,至少預留一次施法的需要,確保應急防禦機製正常;

3、魔法恢複,為了應對施放魔法的需求,魔法師需要擁有及時或有靠意識的特殊運動(如冥想/瑜伽)恢複消耗掉的魔法力的身體素質,否則無法存儲足夠使用的魔法力;

4、魔法智慧,體現在魔法師施放魔法產生的實際效果,以及達到同樣效果時對魔法力的節省程度(單次施法的魔法力消耗)。

魔法師的天賦包括:1、先天必須擁有某項智慧或者特殊能力,來駕馭魔法;2、需要有(也許是後天修煉)魔法力儲備及恢複機製,消耗光了魔法力的魔法師完不成魔法,與普通人冇有差異。畢竟魔法師也是人,有時候需要幾天或幾個月才能恢複足夠的魔法力。

科赫巴老師繼續講解,卡巴拉的魔法體係中,魔法師的等級分成十層。

根據魔法師的魔法知識、魔法力、魔法恢複和魔法智慧,魔法師的水平通常劃分爲業餘、專業、頂尖、神級四類。

最低的是業餘水平,業餘分三級;之上是專業及頂尖水平,共六級;最高水平稱為巴力(神級),是大天使(米迦勒、加百利)也無法達到的境界。

由於魔法是一項生來就具備的特殊技能,有些人可能不經過專業訓練就能夠非係統地使用魔法,但是,未經過訓練的業餘巫師在技能上肯定比經過係統訓練的專業魔法師遜色多。

業餘水平可以劃分玩鬨級、菜鳥級、吃瓜級三個級彆,從行為上很容易識彆。

1、玩鬨級的行為特點是喜歡炫耀,很多稍稍掌握了一點點特殊技能就四處炫耀的人,肯定是業餘類的最低級水平,根本稱不上魔法師;2、菜鳥級魔法師往往是經過數次試驗成功了的非專業人士,由於對魔法知識掌握不全麵,技能的施展過程往往漏洞百出甚至自受其害;3、吃瓜級魔法師的行為特點是充滿好奇,對類似魔法的事物一定要研究清楚,有時候甚至不顧危險嘗試,業餘魔法師的最高級彆是吃瓜級,這個階段的魔法師意識到魔法深奧並且世界上存在許多大師,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旁觀學習(所以叫吃瓜級)。

安娜在一旁暗自發笑,如果真有占卜術魔法,原來自己的預知未來等級隻算菜鳥級(自受其害,把自己弄殘廢了)。

專業級及頂尖級魔法師可以分為六級:1、專業魔法師(賢者級或力士級,代表了魔法的兩個方向:技巧、力量);2、大魔法師(智者級);3、先知級(例如羅德、約伯);4、大先知級(例如諾亞、摩西、耶穌);5、天使級(通常人類達不到的等級);6、大天使級(如米迦勒、拉斐爾)。

魔法最高等級是神級,大約隻有上帝耶和華或者魔王撒旦才能夠達到。

所以說,世界很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此外,每個不同類型的魔法對應的技法有差異;即便是使用相同的簡單魔法,不同能力等級的魔法師施展出來,效果大相徑庭。

瞬間,孩子們對講解爆發了一大堆問題,七嘴八舌同時開問,搞得科赫巴老師無暇同時回答,於是宣佈,天色已晚,大家先休息,把問題留到以後再深入討論。

8.3

白晝降臨

當夜,安娜僅僅睡了約半小時就醒來。

閒得無事,無法入睡的安娜開始回顧白天學習和探討的內容。

如果不為自己找一些思考的課題,安娜總會忍不住回憶起殺人並且賭場慘敗的經曆。

白天,在科赫巴老師向孩子們講解與探討問題過程中,安娜偷偷翻閱了《光明之書》的後麵章節,讀到攝心術的原理與細節。夜間,安娜逐漸回憶起被白眉老者抹去記憶的經曆。

安娜回憶起,在小修道院期間,自己幾次試圖讀取白眉老者的未來,但是他要麼法力太強大了,要麼就是對方年老瞳孔渾濁了,根本讀不透。

臨行前,安娜特彆讀取了灰眉老者的未來,發現灰眉老者隻是普通人。

安娜讀到:不久之後,白眉老者將陷入生命即將終結的瀕死狀態,但是,他擁有“吸星**”特技!灰眉老者的妻子將被瞬間吸成乾屍!從安特衛普開始,白眉老者一直靠吸取活人的生命能量來延續自己的生命!已經持續很多年了。

當灰眉老者看到自己妻子被白眉老者吸乾,才猛然明白了小教堂後掩埋的自己的父親、祖父等人的遭遇。那是因為,每隔一段時間,白眉老者的身體就會衰老,他不得不靠吸乾某位路人或者自己兒孫的能量來延續自己的生命!他通常是優先吸乾倒黴的路人,每每軀體衰老到極限時,則不得不對自己的後代下手。由於灰眉老者一直冇有子嗣,要照顧白眉老者生活,所以僥倖活著,同時,白眉老者不得不勉強忍受軀體不斷衰老的痛苦。

安娜離開小教堂後不久,白眉老者生命無法繼續,被迫使用吸星**吸取灰眉老者妻子的生命,碰巧被灰眉老者撞見,打鬥中蠟燭點燃了圖書館,二人都被燒成灰燼。

從灰眉老者的未來中讀明白白眉老者的秘密後,安娜急於脫身,一轉身,突然發現白眉老者已經悄悄走到自己身後!

一雙乾枯邪惡的眼睛在幾英寸遠緊緊盯著安娜,安娜隨即被白眉老者用攝心術控製,並且被抹去了大部分相關記憶!

由於白眉老者垂暮將死,肢體行動能力有限,安娜憑直覺逃離。

安娜猛然明白了!

當年黑死病期間,在安特衛普的藥房,自己心甘情願把藥方原版送給白眉老者;之後,曾經花了半個世紀滿歐洲尋找那間藥房,渴望與白眉老者重逢;以及不久前,在小教堂,交談中自己主動把大草原原版送給他,都是被攝心術控製的結果!

攝心術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於可以控製他人的心智,竟然可以擦除對方的記憶!

之後幾天,科赫巴老師重點回答孩子們問題,並陸續講述了一些零散的邊緣知識。

所羅門封印也稱六芒星,視為水與火的統一(向下是水,向上是火),用來鎮壓惡靈。

魔法不是某一宗教或神秘組織特有的,是某類人的特殊技能,是從小就具備的,隻能從弱培養增強,無法從無到有移植。

所以,對於掌握魔法的這一類人來說,民族與宗教根本不是人與人溝通交流的障礙。

這是銜尾蛇理論的擴展。

所以,西方的魔法師,無論信基督教、□□教或猶太教,都以銜尾蛇為身份標誌。

流行的魔法書《所羅門之鑰》,吸引了許多人尋寶,曾經引起尋找智慧之石/賢者之石/魔法石(Philosopher's

Stone)的狂熱。唯一關鍵的,就是所羅門的鑰匙隻在人們自己的心中,並不是實體的存在。

孩子們對傳說中的魔法法器十分感興趣,包括耶穌的聖盃、裹屍布,女巫的掃把等。

科赫巴老師把自己聽到過的故事與傳說講出來。

伊師塔經常坐在板車上,會偷偷問安娜一些魔法相關的問題。

安娜儘量回答,她注意到,伊師塔始終有意避免觸碰自己的皮膚。

一次,伊師塔輕聲問安娜,“你會飛嗎?”

安娜禁不住笑了,歐洲文化認為很多巫師、女巫都擁有騎在掃把上飛行的能力。

所以,科赫巴老師的二兒子第一次見到安娜時會大喊,“這裡有一隻女巫”,在小男孩的心中,女巫就像一隻鳥,很快會飛走。

安娜回答,“我根本不是女巫,也不會飛。我隻是普通人,而且很快會死去。”

伊師塔堅定地講,“我爸爸說了,你的書蘊含強大魔法,保護你不會死去。”

隨著一行人走出阿爾卑斯山,進入法國境內後,道路變平坦也變寬敞了。

路途變得好走了,但是同路的猶太難民逐漸增多,於是科赫巴老師要求安娜更多地教大家法語。

科赫巴老師開始有意迴避談論魔法、猶太教智慧和曆史故事。

周遭景色從山區變成平原,但是安娜每夜都失眠,睡眠僅半小時左右就醒過來。

無論日夜,安娜總是心神不寧,根本無法進入瑜伽胎息的入定狀態。

於是每每胡思亂想。

有時候是回憶睡夢中的模糊記憶。

有時候是回憶被淡忘的親身經曆。

安娜生命中經曆過許許多多曆史事件,但是,從平民角度往往自顧不暇,最多的行為就是逃避、逃跑,根本冇有精力研究曆史事件究竟有多麼偉大。

至於哪一方貴族戰爭獲勝、當權、成為統治者,似乎平民的生活都冇有什麼變化。

該乞討乞討,該打工打工,該賣工藝品賣工藝品,偶爾去賭博,誰當權自己都不得不活下去,尤其不能虧待拉車的馬匹——馬兒根本不關心誰是國王,誰被絞死了。

途中,安娜曾經要求科赫巴老師的大兒子為自己打造一枚頭像為雅典娜的希臘風格銀幣。科赫巴老師的大兒子打了三次才基本符合要求:第一枚尺寸稍大,憑印象,感覺超過了標準貨幣計量單位;第二枚雅典娜的頭像比較粗糙;第三枚才符合審美標準。

不久,一行人來到裡昂。

裡昂擠滿了被意大利驅逐的猶太難民,科赫巴老師找不到工作。

苦苦等待了一個月,憑大兒子手工製造的銀器無法支援一家人生活,因為,裡昂充斥著各類猶太人工匠,商品和手工藝品都不值錢。

為了生存,安娜把三枚雅典娜銀幣中最精緻一枚以古董價格出售給一名附庸風雅的貴族,聲稱,這枚銀幣已經有2000年曆史了。

但是,賣銀幣的收入很快被花光,最粗糙一枚雅典娜銀幣也被當成普通貨幣換了食物。

安娜把第二枚不夠精緻的雅典娜銀幣認真收藏起來,內心拿不準能否以古董價格賣出去。經過長時間隨身攜帶,銀幣會被磨損變得陳舊一些,不易被識彆出人工造假。

科赫巴老師的妻子把幾件佩戴的珠寶首飾變賣,也無法維繫一家人的生活。

於是,科赫巴老師下決心繼續遷徙。

一家人踏上了去往巴黎的路途。

對《死亡之書》的解讀

去巴黎的途中,一日,閒暇時光,科赫巴老師幫助安娜解讀翻譯死亡之書的聖書體

科赫巴老師翻看安娜的《死亡之書》後,告知安娜,這本書已經被許多人翻閱過了。

大家最為關注的是其中最短一篇約200餘字的祭文,被仔細研讀過,頁麵已經被撫摸得陳舊不堪。與其他的長篇大論不同,從符號看,如果猜測冇有錯,那是著名的咒語《白晝降臨》,埃及人也稱降臨之日,用於把死去的國王從木乃伊狀態複活。書中其他的長篇都是祭祀文,是法老去世後入葬時歌頌生平的拍馬屁文章。

經過努力理解,憑學識科赫巴老師隻能勉強辨認出其中約30個符號的意思。

前兩句的大意是:“你無法喚醒一個假裝睡覺的人,也冇能力複活一個註定下地獄的靈魂。”

安娜如夢方醒,“中華文明有一則古箴言: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唐代還有一部兵書也講過,天時不能佑無道之主;地利不能濟將亡之國。”

科赫巴老師十分認同這種理解:這些箴言講的是相同的道理。

但,之後的祭文內容便無法成句翻譯了。

與其他的長篇不同,這篇祭文中明顯出現了荷魯斯之眼的符號。荷魯斯(古埃及太陽神)之眼,也稱上帝之眼,傳說中可以防禦魔鬼。

但是,科赫巴老師一方麵不是魔法師,另一方麵也不熟悉古埃及文字,隻能解釋,從魔法書《所羅門之鑰》和《所羅門的鎖骨》中講過,有13種方法召喚死者返回人間。儀式魔法講,要複活死人,需要同時滿足許多特殊條件才能實現。

安娜詢問科赫巴老師:“我遇到過太多的欺詐、霸淩與剝削,似乎人類對待自己的同類比對敵人還要殘忍,一派徹底淪喪的景象,難道上帝是真的要審判全人類了嗎?”

科赫巴老師失望地回答,“我寧願接受審判,即便我此生犯過罪,下地獄似乎也比在地球上被盤剝、被欺壓更舒心些。”

安娜疑惑,“既然末世將臨,難道古埃及文明崇拜的死後複生冇有任何意義了嗎?”

科赫巴老師輕歎,“在地球上,最值得存活的角色肯定是國王、貴族這樣的剝削者了。普通人活著就是受苦,死了最好彆回來了,何必對殘酷的世界太眷戀?”

安娜失望,看來,自己註定隻是普通人,一旦死去就永遠冇機會複活了。

內心,安娜隱隱擔憂,此生犯過太多罪孽,不知道上帝對自己殺人的懲罰會是什麼,是生前被當作女巫遭受火刑?還是死後被投入地獄之火永受煎熬?

為了排解無聊時間,安娜開始自行研究《死亡之書》。

為了省去每次翻書的麻煩,安娜認真手抄了一份《白晝降臨》,抽時間研讀。

在抄寫《白晝降臨》時,安娜注意到一個細節。

祭文中出現了四次荷魯斯之眼,每個符號都略有差異。安娜回憶起在希臘的貴族學校期間,有位希臘老師為了炫耀自己學識淵博,講過:古埃及聖書體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的上帝之眼——透特(古埃及的月神)之眼,二者的文字元號稍有差異,易被後人混淆。

安娜仔細抄寫了上帝之眼的符號差異,盼望某一天靈感浮現能夠理解其中的奧義。

安娜曾經詢問過科赫巴老師,魔法曆史中,複活法老或者複活死人是否有真實案例?

科赫巴老師回答,從現有的魔法書和曆史傳說中,似乎從冇有過任何成功先例。如果亡靈魔法真的能夠複活死人,世界上可能到處都是行屍走肉了。

科赫巴老師提出:不過,可能還有另外一種解釋,“你喚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的魔法師、同樣的咒語,對有的死者會起作用,對有些死者可能絲毫冇有作用。甚至,複活亡靈的魔法有可能不是由魔法師完成的,而是亡靈自身施展的。所以,即便是所有外部條件都具備,如果死者本人根本冇有強烈意願返回地球上來,任何魔法都毫無效果。

安娜讚同。

稍後,科赫巴老師解釋,召喚陰靈,如木乃伊、鬼魂等屬於死亡魔法,但複活死人在某些魔法書上冇有歸入死亡魔法一類。究竟為什麼?原因不明。

路途生活中有機會使用法語了,一家人不再需要安娜教語言,隻是偶爾在溝通困難時請安娜參與翻譯。

偶然,科赫巴老師從法國某鄉村小學的學校門口買了兩本低年級的法語課本,路上要幾個孩子輪流朗讀。

安娜,則依舊夜夜失眠,夜間通常隻能睡半小時到1小時。

長期失眠導致安娜神智模糊,有時分不清白天黑夜,還經常忘記自己在法國逃亡。

好在,日間不需要教法語了,偶爾可以在板車上微微打盹。

痛苦的是,夜間的夢,總是稀奇古怪,要麼夢見母親,要麼夢見魔鬼與地獄。

而更痛苦的是,白天的睡眠,每每睡不到10分鐘就夢見殺人。

每當看到黑衣男子抽搐的雙腿時,安娜總是忍不住恐慌心悸,之後被迫醒來。

於是,安娜往往整天都處於犯了罪等待判決的懸而未決心態中。

這種惴惴不安比直接被判了死刑更煎熬。

有許多次,路過路邊的小教堂時,安娜總忍不住想跳下車,去向上帝懺悔。

但是,理智告訴安娜,上帝絕不會寬恕自己的罪行,真不想活了還不如直接去自殺。

一行人趕到巴黎後,才發現更大的問題。

巴黎不僅充斥著相當多的猶太難民,還有許多因抗擊西班牙統治戰爭的來自低地國家的難民,以及相當數量的來自德國的遭迫害的基督教新教徒難民。

巴黎的工作更加難找。

收容了幾方難民,巴黎的街道變得汙穢不堪,到處充斥著小偷、騙子與搶劫犯。

一家人商量,隻能再尋求其他的地區避難。

科赫巴老師計劃向南去西班牙;安娜建議向北去日耳曼。

科赫巴老師猶豫了一會兒,向大家講述了一段黑色的曆史:黑死病期間,法蘭西和西班牙的教會最先建立了宗教裁判所(也稱異端裁判所),開始了對清教徒、異教徒以及猶太人殘酷迫害。很快,宗教裁判所遍佈整個歐洲。但是,對猶太人、魔法師、巫師(女巫)殘害最深的,應該是日耳曼帝國莫屬。從12世紀末到16世紀中葉,整個歐洲(主要是火刑)處死了約900萬異端分子,其中,日耳曼人害死的超過500萬。

科赫巴老師停頓了一會兒,語音有些哽咽,“日耳曼人連自己國家發端的基督教新教教徒也不放過,他們會放過猶太人嗎?”

安娜大吃一驚,小心翼翼地詢問,“那去低地國家,荷蘭,如何?”

科赫巴老師搖搖頭,“荷蘭雖然擁有自己的語言,但也屬於日耳曼語係,民族性格與日耳曼人差異不大。所以,儘管西班牙是最早開始迫害猶太人和猶太教徒的,由於當前經濟最發達,皇室對勞動力需求旺盛,所以隻要猶太人表麵上肯接受天主教就能夠被認可被接納。我還是建議去西班牙。再說了,荷蘭人為了從西班牙統治下獨立自由而持續戰爭,這裡有許多來自低地國家的難民。”

安娜無語,幾個孩子點頭同意。

去往西班牙的途中,安娜重新被科赫巴老師聘請為家庭教師。

不過,這一次是教大家西班牙語。

春天過去,夏天來臨。

天氣日益變得潮濕悶熱,一家人緩緩走在漫長的路上。

由於長久使用,板車的車軸有些磨損了,吱呀作響,車輪也因顛簸變得不圓整。

一家人冇有錢聘請工匠進行調試校正,隻能艱難前行。

每天的步行,大約隻能行走10公裡路程。

每走到一個村落,科赫巴老師的大兒子要靠手工為人們修補鍋碗來掙點生活費。

孩子們也因疲憊失去了對新鮮事物的一切好奇。

除了請安娜教大家西班牙語,科赫巴老師重新用希伯來語向孩子們傳授猶太經典,包括《托拉》、《塔木德》、《諾未門》、《密西拿》等。

隨著一行人逐漸接近西班牙邊境,安娜的心情也愈發沉重起來。

內心中,安娜懷有雙重恐懼。

一方麵,是害怕自己因被列入賭場黑名單遭□□報複,那將死無全屍;另一方麵,安娜隱約恐懼宗教裁判所,擔心自己會因巫術的罪名遭火刑。

此外,安娜不希望故地重遊引起對年輕時逍遙自在流浪生活的回憶,自己當前的狀態是個廢人,連路都走不了。

凡是被創造出的,早晚會死亡。你從哪裡來的,終將回到哪裡去。

安娜一直把西班牙當成自己的出生地,她不想就這樣悲慘地死在故鄉。

在翻越比利牛斯山進入西班牙前,科赫巴老師帶領孩子們閱讀溫習了所有的希伯來語書籍,之後,流著淚統統燒燬。

因為,西班牙雖然經濟發達,卻有著嚴厲的宗教裁判所,希伯萊語的猶太教經典早就被視作**,就連阿拉伯文的《古蘭經》也禁止入境。

為了避免因安娜的古埃及文《死亡之書》引起麻煩(宗教權貴對不認識的文字會產生一種天然的恐懼,之後必然被裁定為異端),在通過西班牙王國的第一座哨卡前,科赫巴老師與安娜簡單回顧了對《死亡之書》各篇祭文的理解。並簡單與安娜探討了最簡短一篇祭文《白晝降臨》可能的翻譯。

之後,一行人看著《死亡之書》的羊皮紙被一張張燒燬。

安娜的心情愈發沉重,伊師塔曾經講過,這本書擁有強大魔法,會保佑自己不死。

如今,這本書連它自己都保佑不了,難逃被焚燬的命運。

進入西班牙後,國家財力明顯比法國強盛,人們相對富有。

科赫巴老師大兒子打造的精美銀器受到歡迎。

大家的生活條件相對好轉。

每每,安娜總希望在西班牙北部靠近法國的地區找一個城市安頓下來。

由於科赫巴一家的西班牙文尚未過關,科赫巴老師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再加上科赫巴老師對水城威尼斯的印象很好,不停地要求大家繼續趕路,希望找到一個溫暖的濱海城市落腳。

在忐忑不安中,安娜像一片漂在水麵上的落葉,被迫跟隨科赫巴一家漂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