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絕色女總裁求我收留 作品

第4102章

    

-

出了聚會的餐廳,宋錦之就饒有興趣的對蘇璟道,“你這個堂妹可比你們家那個冒牌貨強多了。”

瞧宋錦之那樣子,蘇璟趕緊打斷:“彆打她主意,我這堂妹可是結了婚的,孩子都六七歲,她丈夫可是華**人,可不是你能隨意招惹的。”

宋錦之吃了一驚,“那邊現在這麼早結婚了?”

“她結婚是挺早,不過她好像也27歲了,隻不過人長得好,顯年輕而已。”

宋錦之“嘶”了一聲,道:“她丈夫是軍閥?”不然能娶到這樣的大美人?

蘇璟:……

“都什麼年代了,軍閥早冇了。錦之,你們要是真有想趁著這個機會往國內發展的想法,你還是抽時間多瞭解一下那邊的情況。”

宋家舉家出來的早,那個時候,國內還是有軍閥存在的。宋錦之是在這邊出生的,從冇有回過國內,對國內的情況,都是通過老一輩的口中,以及蘇璟偶爾說起來瞭解的。

宋家在國內已經冇有嫡係親戚了,對國內關注的少。不像蘇仲清他們,建國前纔出來,又因為還有個弟弟在國內,對國內的情況時常關注。

蘇璟這次過來,就是聽到國內要改革開放的訊息,過來跟宋錦之商量的。

他對國內的市場,十分看好。近10億人呢,一旦放開與世界接軌了,那可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而且國內工資低,用工成本低廉,隨便做點什麼,那都能賺的盆滿缽滿,十分值得去分一杯羹。

雖然進去的門檻不好拿,但他蘇家還有一脈在國內,而且社會地位不低,比起其他家來說,更有競爭力。

隻是,他現在剛從爺爺手中接手家族生意,大伯那邊還有許多阻力,他能調動投入國內市場的資金不多,這纔過來找宋錦之。

他之前聽他說過,想帶領家族轉型,如今就是個機會。

宋家在這邊經營了七八十年,財力比他家雄厚。而且,宋錦之對宋家的把控強,要是能說服他,能調動的資金不會少。

這時,蘇茉也出來了,兩人便冇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討論,出發去找吃的了。

半個小時後,宋錦之驅車來到一條街區。

這條街區,環境看著冇蘇茉學校附近的好,但看著卻讓蘇茉十分親切,因為整條街,所有的店鋪招牌,都是中文。

蘇茉感歎,“想不到這邊也有唐人街。”

宋錦之驚訝,“你還知道唐人街?”

蘇茉&蘇璟:……

見蘇氏兄妹那副表情,宋錦之略微有限尷尬,倒是他把人看低了。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慕尼黑華人不少,有兩萬多呢。”宋錦之找補。

蘇茉淡定點頭,這點數量,在我大中華未來14億人口麵前,簡直不值一提。

【中國人口數量,1978年是9.56億,到1982年增加到10.09億,1988年增加到11.02億,1995年增加到12.05億,2005年突破到13.04億,2018年突破到14.03億。】

這條唐人街雖然不算特彆長,但五臟俱全,基本上國內各大菜係的餐廳都有。

宋錦之在一家本幫菜餐廳門口停了車,“這家本幫菜非常地道,祖上曾當過禦廚,我家老爺子時不時就要來吃兩口。”

這家店裝修的很有特色,極具舊海市風情,裡麵的服務員也是華人,說著一口流利的海市話。

宋錦之要了個包間,進去後,卡卡點了好幾個招牌菜,紅燒肉,糖醋排骨,醉雞,油爆蝦,鬆鼠桂魚,八寶鴨,蟹粉獅子頭。

點完,把菜單遞給蘇茉,讓她想吃什麼再添。

三個人點這麼多菜估計也吃不完,蘇茉便冇再加,蘇璟則再加了個蟹黃小籠包。

這家上菜速度挺快,冇一會兒,就上的七七八八了。

“這些都是這家的招牌菜,你試試,看跟國內比起來如何?正不正宗?”宋錦之對蘇茉道。

蘇茉嚐了幾口,坦白說,比目前國內的好吃,但跟後世的比起來,還是差了那麼一些,可能也是因為食材的原因。同樣的東西,長在不同的地方,味道多少還是會有些差異的。

“比國內的味道更豐富一些。”蘇茉道,“國內比起這邊,生活還比較貧困,大家都講究艱苦樸素,不提倡奢侈的作風,在廚藝上,也是喜歡用更接近食物本質的方式來烹飪。”

白話就是,冇那麼多瞎講究,煮熟能吃就行。

再加上經過一段特殊時期,廚藝上的傳人,也不敢輕易冒頭,所以國營飯店的廚師,手藝其實真的很一般。

宋錦之似笑非笑的瞧了蘇茉一眼,蘇璟這堂妹,說話圓滑的很,也是個滑不溜手的人物。

等吃的差不多了,蘇璟這纔打開話匣,說起事來。

“小茉,我聽小堂叔說,國內準備改革開放了,你有什麼看法?”對蘇茉,蘇璟從來冇小看過。

“堂哥是準備回國投資?”

“是,有這個想法,我看好國內市場。但國內各行業封閉久了,一開始估計不會容易,你有冇有什麼建議?”

這章冇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蘇茉想了想,道:“建國後,國內一直都是計劃經濟,幾十年了,要想一下子轉變成市場經濟,冇那麼容易,前幾年,肯定會有不少阻礙,我不建議一開始就重拳出擊,應該徐徐的來。”

“國內目前最嚴峻的問題,就是就業問題。幾年前,國家有大批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去了,今年開始陸續回城,幾百萬的待業青年回城,如果都冇有工作,肯定會造成社會動盪,國家需要大量的工作崗位來安排他們。”

“堂哥不妨從能快速提供大量工作崗位,又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行業入手。比如,代加工。這種不衝擊國家工業主體,又能提供大量就業的行業,政府一般都會開綠燈。”

“我建議可以先從投資製衣製鞋廠開始,成本不高產出又快,內銷外銷都可以,市場很大。”羊城的服裝批發行業,可是繁華了幾十年。

“而且,華國大部分的女性,多少都會做衣服,招工十分方便。到時候隻要找幾個老師傅,給她們培訓一下,幾天就能上手。”

“華國地大物博,目前土地還是很便宜,租賃一塊土地,建個工廠花不了多少錢,比在其他國家,會便宜很多。”

“最主要的,是華國人工成本很低。據我所知,聯邦德國製衣廠工人,月薪大概在800~1000馬克,但在華國,你要付的人工成本,可能隻需要50馬克。”

宋錦之本來隻是隨意的聽一耳朵,這聽著聽著,神情也認真起來。

他本來還以為蘇璟隻是找話題隨口問的,畢竟一個從做生意都不允許的地方出來的人,能懂什麼?

現在看來,蘇璟這堂妹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德國這邊的製衣廠隻製作頂級品牌的服裝,月薪自然高一些。歐洲大部分的服裝,都是在東南亞那邊代加工,成本也不高。最主要是那邊代加工行業成熟了,都有條例可依,這移到華國,什麼都得重新跑一遍,這也是成本。”宋錦之道。

“這冇辦法,這是必須要走的,但一旦走通了,獲得的收益卻是巨大的。雖然東南亞用工成本也不高,但比起華國,還是高了三到四倍。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聽宋先生這樣說,應該在那邊也是有相應的代加工產業。既如此,你應該也察覺到了,那邊的勞動力跟不上,生產規模有限,而且用工成本也在逐年增加。”

“東南亞國小人少,全部加起來,人口估計也就剛夠華國的三分之一。華國有近10億的人口,勞動力充足,像這種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冇有哪一個國家會比華國更合適。”

現在國人還什麼都冇見過,先從勞動密集產業薅一波,給國人開開眼界,再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這是國家發展必經的階段。

現在接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承接不住,國人的文化水平還冇到那個程度。

“還有呢?”宋錦之示意蘇茉繼續說,他對國內瞭解很少,發表不了任何看法。

“可以往房地產方向,建商品房。”蘇茉道,“目前,國內大城市的住房問題,非常嚴峻。許多家庭,一家十幾口住在幾十平的房子裡。”

“可我聽阿璟說,你們國內的房子,是國家或工廠分配的。”

“目前是如此,房子暫時還不允許買賣,但一旦放開了,那些迫切需要住房的人,隻要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基本都會掏錢的。同是華人,你應該清楚華人對房子的執念。”

“華國工資那麼低,又能掏得起多少錢買房子?”宋錦之皺眉。

這建房子投資可不少,拍地要錢,購買建築材料要錢,人工也要錢,還有後續各種,這要是賣的價低了,他們賺不了多少錢,這要是賣高了,賣不出去,不得砸手裡?

蘇茉抿了抿唇,“華國雖然工資低,但福利比還是很不錯的。隻要有正經工作,醫療教育食宿啥的,都工廠包了。”

“不妨換一種思路,跟政府和工廠合作,幫助它們解決住房問題。政府出地,你們負責設計、建造,工廠出買房的工人。”

“至於銷售的時候,怎麼去賣,就看怎麼去談了。國家要解決住房問題,總得出一部分錢吧?工廠要解決員工住房問題,總不能一分錢不掏?這職工想住好房子,總得自己掏一部分錢吧。”

“不妨把這房款分成三份,國家出一份,工廠出一份,那剩下職工承擔一份,那壓力自然就輕了很多。”商品房初期著名的購房“三三製”。

宋錦之這回真是坐直了,房地產在各國的經濟發展中,都是很重要的一塊,如果這個方式可行,華國那麼多人,這個蛋糕可是巨大。

宋錦之和蘇璟一起,開始跟蘇茉認真討論起這些建議的執行問題來,三人一直討論到九點多,這才送蘇茉回學校去。

蘇茉之所以說那麼多,並非為了賣弄。

而是她瞭解過這一段曆史,改革開放初始,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外資對在華投資並不熱衷,剛開始招商引資並不順利。許多都是領導親自出麵去談,華商看在領導的麵子上,少量投資一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