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婚甜寵:我被兵哥哥寵爆了 作品

第292章 被扔的

    

-

“夫人呢”我向一名女仆問道。

“將軍,夫人在後院”

我懷著滿心歡喜與期待,邁著輕快地步伐來到了後院之中。一踏入後院,便遠遠望見佳儀靜靜地坐在那棵大樹之下的鞦韆之上。她身著一襲潔白如雪的連衣裙,宛如仙子下凡一般美麗動人;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如瀑布般垂落在雙肩上,輕輕隨風飄動。

此時此刻,佳儀正微微閉著雙眸,雙手握住鞦韆兩側的繩索,身體隨著鞦韆的輕搖而有節奏地晃動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落在她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使得她整個人看起來如夢似幻、美不勝收。

佳儀聽到了我的步伐,停了下來,轉頭望向我,“你不是在軍營嗎”

“我忙完了,走,我帶你玩”

佳儀露出了笑容,輕盈的跳了下來,“咱們去哪”。

我一把拉住了佳儀的手,“帶你去看黃昏”。

馬車早已備好,我駕車帶著佳儀前往大容的城西。

“佳儀,你知道大容除了酒還有什麼名聲在外嗎”

佳儀認真的想了想,“除了酒,那難道是承影湖”。

“呦,還挺聰明的嘛,那你知道,在何位置觀湖景色最佳嗎”

佳儀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我也是才從一名大容降軍口中得知,我便馬不停蹄從軍營趕緊回來”

“說起降軍,這三萬降軍你該如何調配嗎”佳儀問向我。

“想走的走,不想走的留下來,打亂建製編入軍中,佳儀,我們很快能夠回到帝都,如果是在平原兩軍對峙,鎮威炮發揮不了全部優勢,如是攻城略地,鎮威炮可算如天兵天將降臨”

我緩緩地走到了承影湖畔邊,太陽逐漸西沉,夜幕即將降臨。湖水如同一麵巨大的鏡子,反射著金黃色和橙紅色的光芒,波光粼粼,令人陶醉。

我伸手指向湖畔旁邊的那座矮山,目光隨之望去。隻見山頂處矗立著一座古老而莊嚴的塔樓,它高高聳立,彷彿與天空相連。塔樓的牆壁呈現出斑駁的痕跡,歲月在其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印記,但卻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圍。

這座塔樓似乎見證了無數個日夜的交替,承載著曆史的厚重感。它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宛如一個守望者,守護著這片寧靜的湖泊和周圍的一切。一陣微風拂過,塔樓上的風鈴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像是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我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心中湧起一股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站在這裡,遠離喧囂的城市,感受著微風拂麵、湖水盪漾,彷彿時間都凝固了。這個瞬間,我與自然融為一體,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滋養和放鬆。

“難道那就是芙蓉樓”佳儀問道。

“冇錯,走,我們去過去”我牽起佳儀的手向塔樓走去。

登上樓頂後,佳儀瞠目結舌地望著眼前的壯麗景色,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之情。夕陽如血般染紅了半邊天際,餘暉灑落在湖麵上,波光粼粼,彷彿千萬顆鑽石在閃耀;遠處山巒起伏,宛如蜿蜒巨龍盤踞大地;微風輕拂著臉龐,帶來絲絲涼意和清新氣息。

麵對這樣的美景,我不禁心生感慨: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像我現在一樣,站在這個地方,凝視著黃昏落日。他們或許有著不同的身份、背景和故事,但都曾在這一刻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與偉大。而“承影湖”這個名字,似乎也因為這一幕美景得到了最好的詮釋——承受光影之美,傳承歲月記憶。

此時此刻,我覺得自己與那些曾經站在此處的人們產生了一種奇妙的聯絡。我們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但卻共同欣賞過同一片風景,體驗過同樣的感動。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讓我對生命充滿了敬畏之情,同時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美好。

這時我看向佳儀,發現她的淚水濕潤了臉頰,我摟著佳儀的肩,輕聲道:怎麼流淚了。

佳儀緩過神來,擦了擦眼淚,“不知為何,內心感觸頗多,忍不住的掉淚了”

“我夫人是性情中人呐”我笑道。

“走,我們去劃船”

好啊”

在陽光照耀下,湖麵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猶如一麵巨大的銀鏡。微風拂過,水波盪漾,形成一圈圈美麗的漣漪。我站在小船上,輕輕地搖動著船槳,推動著小船緩緩前行。

佳儀靜靜地坐在船頭,她身著一襲潔白的連衣裙,宛如仙子下凡一般。此刻,她微微仰起頭,張開雙臂,儘情感受著湖風的吹拂。風兒調皮地吹亂了她的髮絲,但她毫不在意,隻是閉上眼睛,享受這一刻的寧靜與美好。

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綠樹成蔭,彷彿一幅優美的畫卷。湖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嬉戲遊動,時而躍出水麵,濺起晶瑩的水花。岸邊的花草隨風搖曳,散發出陣陣清香,讓人心曠神怡。

佳儀沉浸在這美景之中,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她似乎忘記了一切煩惱和疲憊,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裡。而我則默默地劃動著船槳,不願打破這份難得的靜謐。

夜晚回到城內,佳儀疲憊的坐在椅子上,“開心嗎,你不覺得我們很久冇有像今日一起遊玩了嗎”我笑著問道。

“開心,非常開心,至於你說的我們很久冇有一起遊玩,確是真的,等陛下四海一統,天下太平,我們帶著孩子們,在一次重遊,你說可好”

“好,當然了,我們一家,應欽一家,如蘭一家,幼蓉一家,還有趙峰

程語風他們,我們一起”

........

大軍休整了三日,開始向灃山城開拔,沐常輝

餘遊為先鋒,率前軍提前半日出發,而我則率領軍隊和鎮威炮在之後。

一段時間後,大軍兵臨城下,李玉和劉泉武在我們到達城下的半月,也與我們會合,李玉這一趟在我看來隻是震懾,隻有兩個小城鎮頑抗,做追後的掙紮,其餘都是望風而逃開城投降,此乃大勢所趨也。

而小四也冇讓我失望,率領騎兵衝擊了灃山城和信王馳援的兵馬,已經到達灃水旁。

-